日前,从市处非办了解到,吉州区、青原区等地部分投资公司存在面向投资者发售或代理销售私募基金产品的行为。为防范“伪私募”引发非法集资风险,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私募基金有风险,投资理财需谨慎。
一、凡是公开募集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私募基金姓“私”。私募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二、未经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私募基金管理人均应当向基金业协会申请备案登记,各类私募基金产品发行募集完毕,均应当向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欲查询私募基金相关信息,可以登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https://www.amac.org.cn/)查看。
三、承诺保本保息的私募基金均是“伪私募”。私募基金不得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固定收益及定期支付利息等。一切存在关联担保、承诺保本保息的私募基金实质上是变相借贷业务。
四、私募投资重在投资者的“匹配性”。私募基金的资金募集应严格遵守合格投资者制度。从资产规模或收入水平、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单笔最低认购金额三个方面规定了合格投资者标准。相关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前,应正确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是否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五、投资决策要理性谨慎。许多机构以高收益为噱头吸引投资者,甚至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诈骗、非法集资。因此,投资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因高收益的吸引而放松警惕、盲目投资。
六、维护合法权益的正规途径。拨打非法集资举报热线961555进行举报;通过邮件、现场投诉等方式向基金业协会反映;第一时间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司法途径向法院起诉。(记者罗仁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