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述涛
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是有人一提到“酸辣鸭五件”,立马眼前就浮现出一盘由鲜红的辣椒作为底色的鸭头、鸭掌、鸭翅,马上就全身发烫,口舌生津,想要大吃一回的感觉。
只是,每回在外地,每回端上来的不管是鸭三件还是鸭五件,已经远远没有了家乡才有的味道:不要说吃在嘴里的鸭肉松软,就是口味也变得薄淡。特别是外地一些不会做酸辣鸭五件的,他们总是先将鸭五件卤上一遍再来炒,这让出锅后的鸭五件没有了鸭肉原有的鲜嫩,总是柴得咬一口直塞牙。
有人就想不明白,明明是按照自己口述的方法,怎么就做不出地地道道的酸辣鸭五件呢?这很大程度上同原材料有很大关系。真正的鸭五件,取自于遂川本地的麻鸭,而非做板鸭的红毛鸭。要知道,麻鸭的祖先是大雁,它经过千百年来的驯化和改良,才拥有皮薄肉嫩,骨脆鲜香的特点,自然,做鸭五件也不例外。
真正的“鸭五件”是指两个鸭翅,两个鸭掌,一个鸭头,加起来一共五件。后来,有一些厨师为了区别于外地的“鸭三件”又特意加上鸭脖和鸭下巴,将一个鸭头变成两吃,至此,鸭五件就成为地地道道的遂川家乡菜、特色菜、下酒菜。
鸭肉味甘,入肺胃肾经,有滋阳补阴、养胃补肾、除痨热骨消水肿之功效,自古就得到人们的喜爱。遂川人喜欢食鸭,更是在一只鸭子上做足文章,通过烹、煎、煮、炸、蒸、炒等各种手法,能做出一桌以鸭子为主色调的鸭全席,也能够端上一盘老少皆宜,全民皆欢的酸辣鸭五件。
酸辣鸭五件,酸要酸得甜爽,辣要辣得通透,吃起来,还得汤色鲜美,鸭肉有嚼劲。这似乎不难做到,可往往看似不难的东西,却在这世上是最难的。鸭五件多炒一分,则肉绵,少炒一分,则肉柴,火候把控得刚刚好,才能让一盘鸭五件色香味俱全。
要说酸辣鸭五件的做法也并不复杂,只要先将鸭头、鸭掌、鸭翅、鸭脖、鸭下巴,现在也有一些外地的餐馆,不用鸭脖,用鸭珍或是鸭肠,不管如何搭配,皆是鸭身上的五样食材,然后过刀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生姜片煮至六七成熟后取出。也有一些厨师说,哪需要先煮,先煮会变得绵烂,反而失去了鸭五件的劲道与口感。这样看来,先煮或是不煮,全看厨师自身功力,火候到了,不先煮,只依靠大火炒,也能自然入味,还充满余味。
酸辣鸭五件入锅,需要的是大火,大火一烧,铁锅见红,油水下锅,鸭五件爆炒,再加上辣椒、蒜子、姜丝、八角等一应佐料,最后放入米醋,再慢慢收汁。
米醋,即让人开胃口,又能提出鸭肉的鲜劲。用遂川人自己酿的米醋,足够酷爽,酸中带甜,甜中含鲜。自然,辣椒也要用本地种植的小米椒,这样的小米椒才辣得透爽,辣得过劲。吃得人全身发汗,直呼过瘾。
这也就不奇怪多少人会说,一个鸭头五层味。吃鸭五件,要慢吃、慢吮、慢品味,这才能够吃出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过日子的味道。